可持续金融

作者:董事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阅读量:

01

什么是“可持续金融”?

目前全球对于“可持续金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关于可持续金融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理解,是把环境、社会和治理也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ESG概念纳入决策和投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把可持续金融定义为“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纳入商业决策、经济发展和投资战略”。

还有一种理解,则是把可持续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帮助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手段和体系。比如二十国集团(G20)认为可持续金融“可以广义地理解为有助于实现强大、可持续、平衡和包容的融资以及相关制度和市场安排,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支持国际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

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可持续金融既可以理解成是把ESG因素纳入商业或投资决策的任何形式的金融服务,又可以理解为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帮助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手段和体系。在覆盖范畴上,可持续金融不仅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绿色金融范畴,还涉及消除贫困性别平等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活动,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学概念。(概念参考:兴业证券《【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相关概念辨析》,2020.12.28)

02

可持续金融的全球发展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金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落地、执行就成为国际社会当前比较关注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多有影响力的标准和框架,简单介绍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以联合国为发起机构的框架。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等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以及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等等。其中和咱们公募基金联系比较紧密的是PRI,它鼓励金融机构将ESG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作为国内ESG投资领域的领头羊,华夏基金于2017年3月签署了PRI,是境内第一家参与PRI的公募基金公司。

第二类是政府间组织发起的框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G20,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16年,时任G20主席国的中国首倡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自这一年开始G20几乎每年都会发布《可持续金融报告》,并在2021年推出《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这份路线图确定支持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披露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基线标准,指导企业开展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进一步清晰。

第三类是第三方机构或企业发起的框架,比如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起的气候债券标准(CBS),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制定的《绿色债券原则》(GBP),以及花旗集团、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银行等联合发起的赤道原则(EPs)。(上述参考: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3.05.05;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10.13)

在这些框架的促进下,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如火如荼。根据CBI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球可持续金融规模已达4.2万亿美元。(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3.10.07;中国电子银行网,2023.10.08)

03

中国的可持续金融发展

最后介绍我国的可持续金融发展情况。为了实现“传统金融”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可持续金融体系。

政策体系方面,2016年8月31日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把发展绿色金融提升为国家战略。(参考来源:经济日报,2016.10.18)

金融产品方面,我国先后推出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排放权交易等可持续金融产品。2023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规模4674.89亿元,同比增长13.46%,募集资金七成以上投向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领域。(数据来源:《2023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报告》,2023.07.26)

另外在配套政策方面,为支持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我国在产品目录、发行指引、信息披露、评价与激励机制方面均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